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等一起構成了信息技術的完整學科。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人們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以信息獲取與信息轉換為中心,傳感器作為信息獲取與信息轉換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學最前端的一個陣地,是實現信息化的基礎技術之一。
“沒有傳感器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觀點已為全世界所公認。以傳感器為核心的檢測系統就像神經和感官一樣,源源不斷地向人類提供宏觀與微觀世界的種種信息,成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全書分為十個章結:
1、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2、各類傳統與新型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1)應變式傳感器
(2)電感式傳感器
(3)電容式傳感器
(4)壓電式傳感器
(5)磁電式傳感器
(6)光電式傳感器
(7)半導體式傳感器
(8)波與輻射式傳感器
(9)數字式傳感器(自學)
(10)智能式傳感器(自學)
課程教材
1.郁有文等編著,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西安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2.沈躍、楊喜峰編,物理實驗教程—智能檢測技術實驗,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0
課程參考書
1.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胡向東等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王化祥編著,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3. 傳感技術與應用教程,張洪潤等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項目式教學),于彤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5.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葉湘濱等編著,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
6.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陳杰、黃鴻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Handbook of Modern Sensors(3rd Edition),Jacob Fraden,Springer-Verlag,Inc.,2004
課程性質
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提高學生相關專業基礎理論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從事傳感與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工作的適應能力和開發創新能力的作用。
研究對象
傳感器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
學習目的與要求
(1)建立傳感器技術的整體概念;
(2)掌握傳感器技術的基本理論、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技術;
(3)獲得應用傳感器設計、組建測控系統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和應用傳感器技術的興趣;
(5)為學習后續課程和獨力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必要的基礎。
主要考核目標(包括重點及難點)
(1)掌握傳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
(2)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實驗方法);
(3)掌握常用傳感器的基本應用(實驗技術);
(4)了解應用傳感器設計、組建測控系統的基本方法;
(5)了解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前沿和趨勢。
重點: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傳感器的應用技術;
內容涉及知識面廣,理論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