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asops"></pre>
  • <pre id="asops"><s id="asops"></s></pre>
    1. <track id="asops"></track>
          樓主

          傳感器專家網

          145

          帖文

          0

          關注

          1016

          獲贊

          關注
          中國首條12英寸MEMS量產線封頂!經濟第一大省,正在瘋狂發展傳感器!
          2023-09-22 #國產替代

          9月20日,“增芯項目封頂儀式”在增城舉行,這意味著國內首條MEMS 12英寸晶圓量產線的建設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該項目進度如何?什么時候投產?增芯項目將成為廣東省建設“集成電路第三極”的突破口?詳情請看下文。

          中國首條MEMS 12英寸量產線封頂,總投資370億,明年6月1日投產!廣東再添第三座智能傳感器產業園!

          據增芯科技官方公眾號消息,9月20日上午,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發布暨增芯項目封頂活動在增城開發區增芯產業項目園舉行。

          增芯項目,全稱為增芯12英寸先進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量產線項目,是目前已知中國第一條在建的12英寸 MEMS 晶圓量產線。

          該項目由廣州智能傳感器產業集團發起,增芯項目總投資達到370億元,打造集研發、量產制造、封測與應用為一體的MEMS制造平臺。目前建設的為一期項目,批復投資70億元人民幣,將建設月加工2萬片12英寸的晶圓制造量產線。一期第二階段達產后產能擴至6萬片/月。

          ▲增芯項目封頂,來源:大洋網

          增芯項目占地面積達370畝,分兩期建設。2022年12月,包括主廠房在內的一期項目宣布動工,到今年9月20日主體結構封頂,用時僅9個月零6天。

          據廣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增芯科技”)總經理張亮透露,項目目前已轉入機電安裝階段,計劃今年12月開始設備搬入及裝機,預計明年2024年6月通線,2025年12月達成月產能2萬片目標。

          增芯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建設國內第一家專業定制化12英寸智能傳感器芯片制造企業,以力學、聲學、微流控、生物等傳感器件及配套 ASIC 芯片為主要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物聯網、類工業、消費電子等領域。

          此前,增芯項目已與10家MEMS設計骨干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定制工藝設備、開發特色工藝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傳感器、慣性傳感器、磁傳感器、基因測試芯片、微流控芯片、硅基麥克風芯片等。

          ▲增芯項目用地情況,來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據廣州市工信局對外公布《廣州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廣州打造“一核兩極多點”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格局。增城作為其中一極,定位為以傳感器為核心的泛半導體產業集群發展區,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半導體封測、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等重點領域。

          目前,廣州增城已布局了增芯、越海等一批骨干項目,覆蓋集成電路“四梁八柱”中制造、封測、裝備、材料和平臺等關鍵環節:落戶項目14個,總投資約1215億元,預計年產值約1296億元。

          預計到2030年,增城將實現智能傳感器“研發設計-材料裝備-生產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全產業鏈條集聚;到2035年,形成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助力廣東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

          越海項目為廣東越海集成高端傳感器8寸/12寸TSV封裝項目,已于2022年9月開工,計劃建設晶圓級封裝生產線、3D傳感器模塊生產線,建成12寸TSV封裝產能每月1.3萬片,8寸及兼容4/6寸TSV封裝產能每月2萬片,填補了增城、廣州乃至廣東在“晶圓級先進封裝”領域的空白,可服務于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消費電子、安防監控、生物醫療、物聯網、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項目計劃投資總額將超60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40億元。

          ▲越海生產基地規劃圖

          此外,值得注意的,在本次活動中,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式亮相,這是大灣區繼廣州黃埔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深圳光明智能傳感與精密儀器先進制造業園區后,第三個規模建設的傳感器產業園。

          該產業園規劃總面積約11700畝,目前已完成供地約6000畝,包括增城開發區核心區、仙村園區等2個組團,與科教城組團、翟洞組團共同構成以智能傳感器制造為核心的“一核兩帶四組團”泛半導體產業發展格局,為東部中心現代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通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向西聯動黃埔,向南聯動深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四座12英寸晶圓廠,廣東以智能傳感器&模擬芯片為突破口打造半導體第三極

          12英寸晶圓是目前全球主流晶圓的最大尺寸,較8英寸晶圓相比,其面積上提升約2.23倍,就單硅片產出來看,8英寸晶圓產出芯片88塊,而12英寸晶圓產出芯片則達到232塊。

          除增芯項目12英寸MEMS智能傳感器芯片產線外,目前廣東還有另外三座12英寸晶圓廠,分別是:

          粵芯半導體,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并且是唯一進入量產的12 英寸芯片晶圓制造廠,主要為集成電路模擬特色工藝生產線,瞄準工業電子和汽車電子領域應用,主要生產應用于電力電子、服務器/5G基站及汽車電子的功率器件芯片、信號鏈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微控制器芯片及圖像傳感器等多種產品。

          華潤微電子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建設項目,于2022年10月開工,建設主體為潤鵬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選址深圳市寶安區。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20億元,聚焦40納米以上模擬特色工藝。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48萬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產能力,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新能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

          中芯國際12英寸晶圓廠,聚焦28納米以上工藝,應用于圖像傳感器、顯示驅動等產品?!稄V東省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表》,中芯國際將在深圳建設一條月產能為4萬片/月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總投資153億元,聚焦28納米及以上工藝節點的生產,應用于圖像傳感器、顯示驅動等產品。,產線建設起止年限為2021-2025。

          此外,除廣州增芯項目12英寸MEMS線外,今年深圳也將落地一條8英寸MEMS中試線,相關信息參看《深圳首條MEMS中試線落地!》。

          從這些芯片產線的建設可以看到,廣東的芯片制造主要集中在MEMS智能傳感器、高端模擬芯片為主的成熟制程,以智能傳感器&模擬芯片為突破口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是芯片弱???廣州深圳政策頻出,豪擲千億補課!成中國芯片制造的“兵家必爭之地”,傳感器獲優先扶持!

          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長期以來,廣東省半導體產業發展滯后,遠不如上海市、江蘇省等兄弟省市。

          據悉是由于錯位發展的需要,廣東大力發展光電顯示產業,而上海在上世紀80年代就布局芯片產業,2000年中芯國際在上海成立,還有華虹半導體這種大晶圓制造廠,重點引入臺積電的人才,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海形成了國內整條完整的芯片產業供應鏈,上海的半導體發展有著歷史底蘊。

          當前,廣東半導體產業發展極不平衡,雖然有大量的芯片設計企業,但芯片制造產線寥寥無幾,據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會長周生明介紹:

          2022年,廣東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營收為2268.18億元,同比增長21.2%。設計業一業獨大,2022年廣東省集成電路設計業營收為1265.12億元,在產業鏈占比超過50%;制造業則弱勢明顯,營收僅為52.63億元,占比僅有2%。

          因此,廣東省以廣州、深圳為雙核,出臺了一系列“強芯”政策。

          2022年4月,廣東省工信廳印發《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要全面實施“廣東強芯”工程,加快灣區半導體、廣大融智、智能傳感器三大產業集團建設。

          同年,深圳出臺政策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包括智能傳感器、精密儀器、新能源、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

          可以看到,在這些政策中,傳感器產業獲得的政策支持,均處于前列,都是作為首批獲得資金扶持的產業。

          為什么廣東省會集中精力發展傳感器產業?

          芯片分為邏輯運算、存儲器和傳感器三大門類,我國已經在上海、北京、武漢、合肥等地建設了邏輯運算和存儲器的主要產業平臺,而傳感器是萬物互聯的基礎、應用廣泛,亟待進一步發展。同時,我國傳感器產業羸弱,中高端傳感器80%需要進口,傳感器芯片進口率達90%已成共識,國產傳感器發展空間較大。

          也即是說,我國其他地區的邏輯運算、存儲器等半導體產業布局已相對完善,所以廣東選擇從傳感器產業切入突破。

          廣東是我國的制造業大省,擁有廣汽、美的、比亞迪、格力、TCL、華為、邁瑞醫療、大疆等等眾多巨型制造企業,具有龐大傳感器產品需求,在廣東大力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正當其時。

          早在2021年3月26日,工信部電子司聯合廣東省工信廳在廣州市增城區召開了國家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座談會,會議對在大灣區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形成了諸多共識。

          此后,廣東省對于傳感器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加強,尤其是廣州市和深圳市這兩大經濟核心,相繼推出鼓勵傳感器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將傳感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今年2月,總規模2000億元的母基金落地廣州,投資重點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領域。

          6月份,廣東又出臺重磅文件《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推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并再次重申“全面建設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推進“廣東強芯”工程建設。

          目前,廣東省在建、擬建集成電路重大項目近40個,總投資超5000億元。2022年,廣東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營收為2268.18億元,同比增長21.2%。

          以智能傳感器、高端模擬和半導體化合物芯片為核心,廣東已成中國芯片制造“兵家必爭之地”,”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初見雛形。


          結語

          作為中國經濟最大省份,廣東具有龐大的下游市場,長期以來,中國集成電路業內流行著一句話:“全球60%的芯片銷往中國,而中國60%的芯片消耗在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p>

          然而,因為產業定位、發展重點等原因,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在芯片制造方面存在極大短板,許多芯片需要進口,在當前國際大環境之下,這意味著大灣區“卡鏈”“斷鏈”風險如影隨形,自主替代需求越來越強烈。

          隨著一攬子政策和資金的落地,廣東省將以智能傳感器、模擬芯片等為突破口,帶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從而成為中國半導體第三極。


          憑借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下游需求,以及豐富的人才、資金資源,相信這個未來并不遠!

          • 收藏
          • 贊同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回復|注冊

          再寫20字評論更容易被回復
          發布評論

          您確定采納此回答并關閉問題?

          俄罗斯一区二区视频免费,三级文学av网站,久久无码黄色网站,1000部禁止18岁入内
        1. <pre id="asops"></pre>
        2. <pre id="asops"><s id="asops"></s></pre>
          1. <track id="asops"></track>